幼儿园免费?别急着高兴,最新回应来了!
教育部在《通知》中,依据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的宏观指导,并结合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》的具体要求,详细阐述了认定流程:从县级自评的初步摸底,到市级初核的细致筛选,再到省级评估的严格把关,最终由国家层面进行认定,这一系列严谨的程序确保了认定的公正性与权威性。2024年,经过层层筛选,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共计301个县(市、区)脱颖而出,被正式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,其中江苏省独占32席,彰显了该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显著成就。
然而,随着这份名单的公布,网络上却出现了不少误解的声音,部分博主兴奋地宣布“幼儿园教育从今年起免费”,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,引发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。面对这一波舆论热潮,该记者迅速行动起来,通过多方求证,终于厘清了真相。他明确指出:“这份名单所列的,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域,与学前教育免费完全是两个概念。部分博主的‘幼儿园教育免费’言论,实际上是对原文内容的误读和拼接。”
为了进一步消除公众的疑惑,记者采访了学前教育专家樊晓娇。樊晓娇耐心地解释道:“‘普及’与‘普惠’是此次认定的两大关键词。‘普及’意味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需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,旨在让更多适龄儿童能够有学上,解决入园难的问题;而‘普惠’则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,要求提供广泛覆盖、保障基本、质量可靠的学前教育服务,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免费。”
她进一步说明,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,这两类幼儿园的收费会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确保大多数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。同时,为了保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顺利运行,经费保障至关重要。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得低于600元/年·人,且需及时足额拨付到位;二是对于普惠性民办园,政府将给予相应的补助,以扶持其健康稳定发展,确保每一名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、可负担的学前教育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