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娱 “自杀魔咒” 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,导致艺人频陷绝望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高压的工作环境
- 练习生阶段4:韩国艺人从孩童时期便踏入严苛的练习生体系,平均每天训练 12 小时以上,文化课与生活技能教育几乎空白。韩国 200 万练习生中仅 0.1% 能出道,多数人沦为资本的 “一次性耗材”。
- 出道之后2:出道后,艺人们被安排满满的通告,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某女团成员透露:“我们连生理期痛到晕倒也要上台,经纪人直接往脸上泼冰水叫醒。”
- 严重的网络暴力1:韩国艺人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发网友的批评和攻击,恶意留言和谣言不断。如崔雪莉直播喝酒被骂,分享合照被骂,晒素颜照被骂;金赛纶酒驾后,网友涌入社交平台刷屏 “去死吧杀人犯”。
- 不平等的性别待遇:韩国娱乐圈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,女星一旦涉及丑闻,往往被永久封杀,而施暴者却鲜少受罚,男演员如宋康昊、李政宰多次酒驾仍拿影帝。这种社会对女性的物化和歧视,让女艺人面临更大的压力。
- 经济方面的困境
- 收入不稳定1:艺人收入微薄,却需承担天价违约金。一旦因为各种原因事业受挫,收入就会骤减,还要面临违约赔偿等问题,经济压力巨大。金赛纶去世前负债 7 亿韩元,打工收入仅是杯水车薪。
- 合同剥削:经纪公司常通过 “奴隶合同” 控制艺人,违约金高达数十亿韩元,导致艺人长期处于被剥削的状态,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。
- 行业的黑暗面:经纪公司逼迫艺人整容、性招待等潜规则屡见不鲜。如张紫妍案,26 岁的她在家中上吊自杀,留下的遗书血泪控诉被经纪公司强迫向 31 名权贵提供性服务。这种侮辱和欺凌让艺人们感到屈辱和无力。
- 社会文化环境4:韩国社会对艺人的 “圣人化” 要求,使其连基本情感表达都成奢望。韩国社会对艺人道德瑕疵的 “零容忍”,与其对财阀恶行的 “集体失明” 形成讽刺对比。公众对男性 “浪子回头” 的叙事容忍度更高,而女性则被要求 “完美无瑕”。
- 心理问题的忽视:韩国 38.9% 的演员受抑郁症困扰,40% 曾想自杀,但行业对心理健康的漠视,让求助成为奢望。艺人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,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,最终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